诺贝尔奖的颁布常常会世界的关注焦点,不仅仅是其高额的奖金数额,同时也为当前人类的研究极限提供了大致的情况,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奉若圭臬的科学进程。

中国人的冲诺之旅已经进行很久,虽然此前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莫言、屠呦呦等11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中仅莫言、屠呦呦两人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获得。
这不免让我们好奇,为何中国人与诺奖总是如此遥远,难道真的是研究水平不够吗?

诺贝尔及其设立诺贝尔奖
诺贝尔毕生致力于科学发明的实用普及,死后都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出来成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医生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又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同时商业上的成功让他生前积累了大量的财富。1895年,他立下遗嘱,决定设立诺贝尔奖,用以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在文学、和平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不论国籍与种族。
从当时来说,诺贝尔设立该奖项的原因与他生前的愿景有很大的关联,在科学研究之外,他又对文学、和平事情多加关注,希望能够从精神层面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让人类能够朝着一种合理化的方向演进。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当时设立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5个奖项,并在1901年时正式颁发。1968年,在瑞典中央银行的提议和支持下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便以六大奖项正常颁发。
从诺贝尔设立奖项的初衷来看,其更多关注要在某领域内有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要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其往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此,诺贝尔奖逐渐成为了纪念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创新的一种奖励,吸引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关注,每年的颁奖典礼更是成为一场全世界瞩目的盛会。
诺贝尔奖颁发的影响因素
从诺贝尔奖往年的颁布情况来看,其历史上共颁发有近970个奖项,但其中女性得主的比例是偏低的,而其中华人的数量也是极低的。
在诺贝尔奖颁发的100多年以来,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共只有4人,其中居里夫人是两次获奖,一次是物理学奖,一次是化学奖,并且他还是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第二位是英国的科学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他测定了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和发明了桑格测序方法,获得1958年和1980年的化学奖。第三位是美国科学家鲍林,他是化学键的发现者,1954年获得化学奖,1962年因为反对核武器的地面试验而获得和平奖。最后一位是美国科学家巴丁,他发明了晶体管、超导BCS理念,而这两项物理奖到了今天依然在对信息科学产生着重要影响。
而在1950年之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多是1人居多,而到1950年之后,2-3人的获得者人数明显增加,除文学门类外,如今公布的诺贝尔奖几乎没有单人获得的,可见团体性逐渐成为颁奖的主要趋势。
根据诺奖的颁布情况来看,最年轻的获奖者为物理学奖得主巴拉格,其获奖时只有25岁,最年长的获奖者为经济学奖得主赫维奇,获奖时已经90岁高龄,但从获奖的主要情况来看,大部分人是在45-75岁左右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又以55-65岁最为集中。
另外,从诺奖获得者的国籍来看,1901-2013年的诺奖获得者,美国是347人,英国120人,德国104人,法国65人,另外则包括一些欧洲其它国家以及东亚的日本等国。
另外,二战前诺奖得主以说德语的国家为多数,包括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德语的国家占了一多半;说英语的国家,像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占了一少半。二战结束以后,到1954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英语的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明显占到了优势,其中美国便是突出代表。
而在颁布的奖项中,犹太人得主共有154项,尤其是在化学奖、物理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方面,犹太人都有着杰出的表现。
另外,在已获得诺奖的人员之中,可以看到其有很明显的传承关系,即某某实验室往往会成为诺奖的集中地,如剑桥大学的卡文迪实验室,就曾经有过30位的诺奖获得者,较好的前辈经验以及积累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基础。
从上述来看,性别、种族、年龄、国家以及科研体系来看,诺奖的颁布都有着一定的偏重。
为什么中国人却少有诺贝尔奖?
从诺奖的颁发情况来看,中国人获奖者极其有限,即使是在国外的华裔,也是极其少数的,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相对不足。从国家发展来看,尽管我们在晚清时期开始了洋务运动,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局限于对表面技术的学习,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只到了民国时期。而民国时期,中国又面临着战争的威胁,科研进程很大程度上被阻断,甚至一些优秀科学家只能去到海外,寻求一个较好的科研空间。因此相对国外数百年的科研进程,我们在现代科学知识的积累上稍有不足,但这个不足正通过今天的进程逐渐缩短直至赶超。
第二是科学研究的集中性不太完善。从目前的科研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科学家投入到科学研究的绝对时间其实是十分少的,尤其是现在的实验室体系让部分导师成为了坐享其成者,部分学者甚至已经不再参与实验进程,这对于长远化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部分研究较为分散地进行,无法集中人员进行某项领域的专业突破,导致大家都是在片区发展。
第三则是在对人才培养机制上的思考不足。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教育就是循规蹈矩,只要听话就是好学生,要努力考高分才能让父母满意,而这恰恰忽视了科研本身的创新意识,别人25岁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大部分学生可能还在苦于没有合适的论文选题,该怎么毕业的问题,无法自己寻求合适的研究方向正成为研究生群体的一个共性问题,研究生成为了获得学历的必备过程,并不在乎这个过程的研究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四诺奖本身的关注性问题。从上述分析来看,诺奖的颁布有着一定的偏重,这是西方掌握奖项版本的问题所在,所以从奖项的颁发中更偏重于西方国家。
从今天的发展来看,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极为突出的成就,对改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科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尽管诺奖被奉为殿堂所在,但科技如果能真正造福人类社会,这些国外的虚名又有什么样的价值!
中国船舶集团领导层调整
中国船舶集团官网近日更新显示,杜刚不再担任党组副书记、董事职务,贾海英由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升任党组副书记、董事。贾海英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杜刚出生于1968年9月,他长期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工作,2...
今年最被低估的国产买断制游戏?另类“帕鲁”默默卖了50万份
从“产品”,到“作品”。根据“国游销量榜”年中时的统计,除去当时处于预售阶段的《黑神话:悟空》之外,《灵魂面甲》是今年上半年销售额最高的新上线国产游戏——卖出36万套,创收7200万人民币,上线时一...